風力發電轉盤軸承概述
2018年6月8日回轉支承滾齒加工的缺陷
2018年6月15日影響回轉支承滾道質量的因素較多:比如使用者前期選型不正確,超載和運行,后期保養不到位進而形成滾道失效,就產品本身而言滾道淬火硬度、淬硬層深度、滾道曲率半徑和接觸角是最重要的四個影響因素,它們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滾道質量,并決定了回轉支承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。
1滾道硬度
回轉支承滾道淬火硬度對其額定靜容量影響較大。硬度不夠極易造成回轉支承失效,從滾道表面點蝕開始直至坍塌。
2滾道淬硬層深度
滾道淬硬層深度目前尚無無損檢測的方法,主要靠工藝和裝備來保證。必要的淬硬層深度是回轉支承滾道不產生剝落的保證。當回轉支承受外負荷作用時,鋼球與滾道的點接觸就變成了面接觸,由此而產生的回轉支承失效形式為滾道剝落,即使采取焊補措施也無濟于事。
3滾道曲率半徑
滾道曲面是通過成型砂輪磨削得到的,砂輪的修整精度直接復制到滾道上,砂輪修正時 主要有三個誤差源半徑對刀誤差,上、下圓弧偏心距誤差和修正筆回轉誤差,其中前二個誤差的大小除與裝備水平有關外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工的責任心和操作水平,因此有很大的不確定性,對刀誤差影響著滾道半徑,且它和偏心距誤差共同影響著滾道接觸角。
4滾道接觸角
當回轉支承有間隙時,實際接觸角大于原始接觸角,間隙越大,實際接觸角越大。但如果原始接觸角和間隙都較大,隨著滾道的磨損,間隙將進一步加大,實際接觸角也將增大,也就是鋼球的落點向滾道邊緣靠近,這時將出現接觸橢圓面超出滾道邊緣,滾道實際受力將高于理論計算應力,而造成滾道邊緣壓潰,回轉支承失效。因此控制好原始接觸角和裝配間隙已不是一個簡單的精度問題,而是保證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的先決條件。